一开始,我对《绝区零》没有那么强的执念。 因为我并非潮酷画风的受众,也持续在玩《崩坏3》这样的动作二游,所以没有刻意关注《绝区零》的动态,直到周遭都在讨论游戏公测,我才有点意动: 要不,试一试? 说实话,《绝区零》的好坏,其他葡萄君已经聊得差不多了。 而我玩时最大的触动,是角色艾莲打起来乒乒乓乓的试玩关卡,重新点燃了我的动作之魂;也是主线剧情中,猫又那场感动且套路的演出,让我觉得《绝区零》的故事值得继续追下去。 但我突然回过神一想:不对啊,这不是米哈游的一贯套路?我是不是又被坑了? 之前,我其...
一开始,我对《绝区零》没有那么强的执念。
因为我并非潮酷画风的受众,也持续在玩《崩坏3》这样的动作二游,所以没有刻意关注《绝区零》的动态,直到周遭都在讨论游戏公测,我才有点意动:
要不,试一试?
说实话,《绝区零》的好坏,其他葡萄君已经聊得差不多了。
而我玩时最大的触动,是角色艾莲打起来乒乒乓乓的试玩关卡,重新点燃了我的动作之魂;也是主线剧情中,猫又那场感动且套路的演出,让我觉得《绝区零》的故事值得继续追下去。
但我突然回过神一想:不对啊,这不是米哈游的一贯套路?我是不是又被坑了?
之前,我其实玩过很长时间的《崩坏学园2》,内测入坑《崩坏3》,开服入坑《原神》,上个月刚回坑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(下称崩铁)……加上《绝区零》,我目前持续在玩的米家游戏多达四款,可以说是给米哈游卖命的劳模了。
而且像这样多开的玩家并不少。葡萄君在高铁上写这篇文章时,就碰巧听到前座两位玩家在讨论米家游戏,比谁手机上的更多。包括《绝区零》上线前,也有海内外玩家,在社交平台发布了米家游戏的体验差异、更新节奏、内容介绍。
玩家整理的7月「米历」
海外玩家对三款游戏的资源对比
啊?还有高手?
能看到,光是《绝区零》《原神》、崩铁这三款游戏,就足以让米哈游在7月之后的日子里,几乎每周都有游戏大版本更新、每天都有新内容爆料;不少多开的玩家,也能享受到被米哈游的活动、二创、热点无死角包围的感觉。
再加上《未定事件簿》《崩坏3》《崩坏学园2》的稳定更新,一个属于米哈游的流水线逐渐运转起来了——那么,这个流水线、永动机是如何形成的?又会给玩家、米哈游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?
01 米哈游是怎么转起来的?
从用户讨论的内容能看出,米哈游流水线、连轴转这些东西,是部分玩家的主观感受:米哈游好像在搞差不多的东西?比如不错的美术、好看的角色、相似的养成和商业化。
这些东西,会让他们感觉在玩一款名为「米哈游」的游戏,《原神》、崩铁、《绝区零》是不同的DLC,大家每天固定刷体力、做任务、过副本和BOSS、攒资源抽角色——米哈游还没开始忙,自己先忙上了。
海外玩家的整活视频
可能也有人说:你弃坑几款不就行了?
固然,米家游戏会存在用户迁移、流失的情况,但连轴转的出现,证明了米家游戏的趋同不止皮相,还有更深层的内容设计——几款游戏,把水平、套路相近的内容推到玩家面前,吸引着玩家,又让时间、金钱有限的他们难以抉择。
举个例子就很好理解了。
从《崩坏学园2》到《绝区零》,你会发现即便游戏画风不同,但米哈游的美术设计理念却差不多。比如他们会重视服饰(丝袜、蕾丝、不对称腿环等)的作用、会把经典的ACG内容(比如致敬Fate、EVA、女神异闻录系列)通过美术呈现出来……这些设计理念不算米哈游独家,但却令其作品既有辨识度,又相对统一。
图1崩坏学园2,图2崩坏3,图3 EVA风格字体
两款游戏中,仍在用EVA风格字体
在这种统一格调的影响下,如果玩家喜欢类似的设计,那么大概率也会喜欢米哈游其他游戏的角色设计,从而出现,有限成本下反复迁移,或者打多份工的可能性:《原神》某角色复刻了,得抽、崩铁新角色也不错,也想抽。
崩铁曾被部分人吐槽角色设计公式化,
但也有人认为这是风格化
有意思的是,米哈游似乎为了强化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,经常会将一个角色「复制」到多款游戏中。比如《崩坏学园2》《崩坏3》的芽衣,《原神》的雷电将军,崩铁中的黄泉,这四个角色总能在形象、设定,甚至CV上,让不少玩家产生既视感,进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和付费欲望。
再举个深一些的例子。
米哈游对剧情的塑造也有一套成熟、相似,且不断迭代的方法论。他们在不同的游戏中,似乎也总会搞清楚,选择哪种剧情题材、怎么把控故事节奏、哪里该热血,哪里该刀人……最终如何展现角色高光,让人有所触动,不断入坑回坑。
比如《崩坏3》的天穹流星、最后一课、薪炎永燃、往世乐土等故事,《原神》纳西妲、芙宁娜,崩铁知更鸟、流萤等角色的故事和演出。
这些趋同的内容设计思路,是米哈游自成立以来便积累的成功经验,也是能保住米哈游下限的捷径。
但同时,当这种趋同思路,不断堆进二游这一个场景时,也可能会让部分玩家更快疲劳,更快失去焦点——不知道该玩哪款游戏、该等哪个角色,才会下意识认为「米哈游在连轴转」。
02 转起来了,然后呢?
所以说,连轴转,或许不是米哈游只要推出新产品就产生的必然趋势,而是当下米哈游趋同思路累积下达到的新阶段。
它往好了说,能形成成熟的工业化体系、带来稳定的产出和效果、形成产品矩阵、强化用户生态和公司品牌……比如《绝区零》这样看似并不主流的二游,也能在如今米哈游的品牌和资源投入下冲入大众视野,刷新米哈游的预约成绩和全球免费榜记录。
艾莲的动作设计和演出相当丝滑
但往坏了说,它可能会加速米哈游产能边际效应的递减。
曾有不少玩家反馈,崩铁上线后,身边人不再玩《原神》了;一些流水预估机构也多次表示,崩铁的出现影响了《原神》的收益,《绝区零》的出现又再次影响了两位前辈——毕竟用户数量,和用户手里的钱不会平白无故地增加,当有类似内容可供选择时,他们往往会更加理性。
《绝区零》上线后,崩铁新卡池的畅销榜成绩不算很好
除了这点,米哈游需要面临的新挑战仍有不少:更复杂用户生态的维护、资源成本的分配、团队规模的管控、公司品牌的祛魅(比如怎么让用户放低预期,理解不是每款米家游戏,都能有颠覆性的突破)……
其实,米哈游已经在三款游戏中做出了一些相互补足的设计,比如崩铁比《原神》更轻度、《绝区零》又弥补了《原神》动作性的不足——这套操作不止想通过产品差异化缓解疲劳感,也是想让《原神》没能兜住的用户,在崩铁和《绝区零》上找找机会,毕竟在自家游戏流转,哪怕性价比再低,也要比让用户流失到其他厂商的游戏中要好。
米哈游也在尝试差异更大的项目。比如传闻中夭折的射击游戏PROJECT X、二次元GTA PROJECT SH,以及最近新流传的两款米哈游项目:动森like《星布谷地》、一款「CRPG+精灵对战」的项目……从流出的信息能看到,米哈游似乎在尽量规避趋同内容连轴转的局面。
米哈游流出的新项目招聘信息
但说到底,未来米哈游该如何应对连轴转,是否需要、又能否从中走出来,至少要等下一款项目的出现了。